最近又回到老家看看了。现在的回家节奏相对来说比较随机,一般是两个月左右就可以回趟老家。不得不说有了高铁以后回家真的太方便了,我从杭州回到玉山只要一个半小时。想当年差不多15年前的时候,从玉山到上饶差不多还要七个小时。

但是问题也很明显,在母娘家和我自己家都在村里面,离市中心都要差不多一个小时的距离。交通非常的不便,坐大巴可能要倒好几趟。自己开车又特别的累,所以每次都是愿意回家,可就是不愿意回村里。

但是年迈的父母又不喜欢折腾,所以这件事情就变了一个非常艰难又拧巴的事情。

现在我们每次谈到三四线城市就觉得生活特别的惬意,成本也非常的低,很适合养老退休。我们在整个县城看到还是有很多美好又分裂的生活属性的。

image (11)

首先是城镇各个地方的消费其实没那么便宜,但吃喝玩乐反而非常的多。能找到高档的饭店,也能找到一般的饭店。能找到别墅区,也能找到近似于贫民窟的地方。

在县城中心最核心的地带人熙熙攘攘。可能非常的拥挤,但是你稍微再走开一点,又非常的开阔一片,生意盎然。特别是回到农村,风景无限好。

image (12)

由于污染少,县城农村空气一般来说都非常的好,而且现在也建设了越来越多的公园,整体看起来真的非常漂亮,周末在城郊公园露营也成了特色文化。就我媳妇所说,有了这个公园还要去什么加拿大?

image (13)

但我们虽然都把三四线城市当成一个退路,对于程序员来说,在大城市前两年赚个三五百万。回到三线县城退休养老,感觉岁月美好。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?

就据我所在的城市而言,基本上算是一个四线城市,但是房价基本上也在7000~1万。这是非常高的一个房价了。如果你买那种单价4000和5000的,那要不然就是老破小。要不然就非常的偏。没有任何配套可以让你感受到心远地自偏的既视感。

那县城也没有什么大型产业,反而房价为什么还会这么高呢?到底是什么原因?这个可能超过很多人的想象,应该说是情理之中,意料之外,撑起三四线城市房价的就是体制内的,包括公务员和老师,医生等等。

所以如果自己上三代家族背景里面有老师,公务员等事业单位的,那确实留在三四线城市其实非常的轻松惬意。这种家庭大概率已经有一定的资产了,等这一代几年积累到一定的关系,收入也不菲。不管是老师,公务员还是医生,但凡熬个十年几乎都是美滋滋的。

我高中算是县城里面最好的班级,大概有1/3的同学居然留在了当地县城。而且要想一下,我当初班上的同学有好多都是清华北大985211的。他们放弃了外边非常好的机会,毅然选择了留在这么一个不知名的县城。

我想他们注定不是傻反而他们是最聪明的。

比如我们班同学就有一个在当地县城拆迁得到了三套房子,自己又进了一个银行。你想这个好日子对他们而言是触手可及。甚至什么都不做,躺平也能享受高质量的生活。

还有一个我侄子的同学,他爸爸就是医院的一个主任,自己的儿子毕业以后直接在当地开了个诊所,刚好碰到疫情,直接业务起飞。他爸爸在她刚毕业就给他买了一套房子,一辆宝马。

对于他来说,打拼事业顺风顺水,哪怕是在如此之小的县城,他依然能够混得风生水起。资产几百万分分钟。站在他的角度现成哪里有不美好的道理。

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真的,在三四线城市里面真的是岁月静好。平常在体制内单位也不是很忙,在下了班之后可以去非常特色的地方吃两顿。周末随随便便加个车就到处游玩一圈。享受幸福生活。

但这一切的一切和无产阶级没有任何关系。

对于一名在外地打拼的程序员来说,现在本身想存一定的现金,难度已经非常的大了。别说存个三五百万,你就是存个一两百万已经非常难,可能需要五年甚至十年的时间。

帮你拿着这仅有的一点资产回家置业,可能勉强能买到一套房。但是基本上也是去了任何高收入的机会。就更别提小孩的教育,因为除了贫穷,你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遗传给你的小孩。

没有收入就没有所谓的体面和尊严。

所以很多人揶揄在大城市混不下去就去老家,实际上在大城市很难混,在老家你依然难混。老家的关系网和历练错综复杂,基本上已经固化,容不得任何新人插入的空间。

所以这个就是普通人的宿命,要不就认命过上最底层的生活,要不就去大城市或者出国搏一搏。

之前为什么说小镇做题家的唯一宿命就是考上一个好的大学,在大城市找到好的一份职业。因为这个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对于穷书生的唯一出路。

image (14)

当然我还是有很多亲戚朋友同学认为在老家过的特别好。这些不是既得利益群体,他们依然觉得老家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,最让他们过的幸福的地方,不管他们过的实际上只是一个温饱而已,没有任何抗风险的能力,一个大病,整个家庭回到革命前。他们的小孩也大概率在重复他们的路线,毫无尽头。

所以这种苦了一辈子依然觉得自己非常幸福的人,我觉得就让他们继续轮回吧,希望他们世世代代都这样下去。